上班上到腿软 吃剩菜觉得美味
浙师大21位大学生要打15天苦工筹善款
时报讯(记者:寿亦萍) 这几天,有21个大学生睡地板,吃拌面,改善伙食就靠在酒店打工同学带的剩菜,每天人均花费不准超过5元。他们中的有些人去摆地摊,有些人每天在烈日下工作8个小时以上。有人为了多挣点钱,还主动要求加班。
这21个大学生,8位女生、13位男生,全是来自浙师大行知学院理学分院,他们计划这样工作15天,赚上七八千块钱。不过这样的苦日子,也是他们头一次体会。
7月10日,酷暑当头,兰溪当地气温高达37℃。
在当地一家纸板包装厂内,阳光透过塑料大棚绿色透明的顶直射下来,就连在厂区各个角落里的几台大型鼓风机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聒噪的风声反而让人感觉更加燥热。在这样子的环境下,一群群光着膀子的男人戴着手套,正在将一捆捆的纸板从室外搬进厂房内。暴晒在室外的纸板,表面热得烫手,他们的手套上已经能看出明显被汗水浸出的水印。这就是这里的工人们每天的工作,枯燥而又辛苦,上百趟地往返于室外和厂区,多劳多得。
在这群光着膀子的工人中,两个穿着文化衫的年轻人显得特别突出。在工友们一手一捆拎着纸板迈开大步前进的时候,他们却咬紧牙关,用出了吃奶的力气才能两只手一起捧着一捆纸板,艰难前行,一看他们瘦弱的身材就不像是干力气活的。
这两个年轻人,一个叫王晓宇,一个叫夏邦杰,都是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理学分院的学生。7月7日,本该是放暑假的时间,他们不同于寝室里的其他同学迫不及待地回家,反而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队,坐上了去往兰溪的公交车。
……
为别人,也为了更好的自己。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他们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这么苦?
他们说,活动的意义既是为了帮助别人,也为了磨炼自己的品质。“很多人都说我们90后是垮掉的一代,我们要证明自己吃得起苦,更可以为社会做贡献。”
7月24日,是他们实践的最后一天。届时,全部的钱都将捐给贫困家庭。
“一部分钱将通过中国妇联开展的‘母亲邮包’活动捐助给偏远乡村的贫困母亲,另一部分通过‘村官在线’捐助给兰溪市马涧镇和梅江镇的贫困学子。”
链接:青年时报《浙师大21位大学生要打15天苦工筹善款》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3-07/15/content_4418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