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晚报》
12月6日,行知学院举办第八届浙江省中小企业峰会暨新锐浙商走进高校,来自全省各地150余家企业聚首师大,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移动互联网与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当天下午,5位新锐浙商“大咖”被请上台,跟现场的中小企业主和90后大学生分享移动互联时代创业的头脑风暴。一番大气磅礴的对话之后,不少人表示“脑洞大开”。
渔民这样卖螃蟹
来罡是谁,你可能没听说过。但是,你一定看过时下最火的一档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这档节目的幕后推广就是来罡团队做的。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吗?来罡抛出一个问题,台下人不假思索回答“是”。
来罡笑了:“小明是大明的儿子,你能说小明就是大明吗?”
他说,移动互联网是小明,它的爸爸是“互联网”,妈妈是“移动”,所以,小明跟大明是不同的。如果用互联网的思维经营移动互联网,是绝对不会成功的,微软就是一个例子。
他举了一个舟山渔民卖梭子蟹的例子。以前渔民出海,上岸后把螃蟹卖给一道贩子,经过无数道转卖,再到消费者餐桌上。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渔民捞到梭子蟹后,就发了一条微信,发布自己抓到多少斤梭子蟹,同时开始接受预订。船还在海里,所有支付过程已经完成。船一靠岸,快递公司等在了码头。
来罡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六度空间理论”已经被移动互联网刷新,成为两度空间。简单地说,两个原本不认识的人,只要通过一个二维码,就可以认识了。不再需要“六度空间”这么复杂。
传统媒体人“春哥”逆袭了
“春哥”是蜂窝私人董事会创始人张建春,资深传统媒体人。他创建的蜂窝私人董事会,是以O2O形式构建的企业家社群组织,汇聚政、商、学、研等领域精英人士的“群蜂”社群。
“春哥”自嘲自己是山沟沟里飞出的凤凰男,之所以40多岁出来创业,都是因为有了移动互联这个平台。
他把凯文·凯利的《失控》奉为“圣经”,“蜂窝”的来历就跟这本书有关。在他眼里,现在的社会,要的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蜂群智慧,而他现在所做的,就是利用移动互联网,连接企业家和创业者,让他们发生化学反应。
现在酒店遍地都是,但是,酒店开在哪里有生意,这需要数据支持。房间价位怎么定?开房率有多少?这些数据统计局不能提供。于是,他做了一件事情,建了一个酒店行业的社群。把酒店老板、职业经理人组成一个社群,让各家把每月的数据报上来,得到的回报是共享其他人的数据,以数据作为企业发展依据。
通过挖掘数据信息,实现网状创新,蜂窝私人董事会还逐渐做到与酒店、房地产等垂直性产业对接。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多种平台上,创业者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做一些轻资产的创业。”“春哥”说。一边是传统行业“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困境,一边是移动互联创业“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生机,春哥鼓动大家到移动互联的风口来一次屌丝的逆袭。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大风,不管猪也好,兔子也好,都能被刮得更远。
把农村的好东西搬到网上
不同于其他创业者,聚宝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宏波把目光落在农村,他要拓展农村大市场。
做电商为什么要去农村拓展市场?他拿出一组数据,2013年,互联网普及率,城市达到62%,而农村只有27.5%,这中间34.5%的差距,就是未来电子商务的增长极。
他的这个动作比淘宝快了一年,比京东快了一年半的时间,目前,已经在浙江农村有两万个电商服务点。
“以前,在农村发展互联网经济,确实挺难,农民家里不一定有电脑,也不可能随时带着电脑。现在很多农民手里都揣着智能手机!”
把最好的大米卖向全国,把梅干菜肉卖向全世界,这些都是最好的例子。
而在国家层面,也在积极扶持电商,希望用电子商务来解决农村现代化问题。以后,农民买商品、卖商品,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去实现。
面对电商这块诱人的蛋糕,第四位“大咖”———杭州上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积儒提出了要“三思”而后行,他认为产品的两个关键词是:差异化和极致。第五位“大咖”———菲达国际集团董事长唐文卫则认为:要学会拒绝诱惑,看自己适合做什么事情。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下一步就会呈现。
最后,“大咖”们不忘这个冬天,给大家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人人都有机会,成就一个小而美的企业,成就一个快速崛起的企业。
链接:http://epaper.jhnews.com.cn/site1/jhwb/html/2014-12/10/content_14776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