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6月15日讯(见习记者 杨楚楚) 随着进口电商以及移动电商的发展,相较于去年,义乌电商人才需求或又将迈上一个台阶,义乌各种人才招聘会也是愈来愈多,对于仅仅只有一所高校(大学类)的义乌来说,需求可想而知,因此校企合作在近几年越来越受义乌园区、企业的欢迎。
对企业来说,校企合作能够解决企业的人才需求,而对学校来说,则是增加了学生的实习机会。近日,义乌网商创业园、浙江电商人才网与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确立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科技、人才服务平台,以实现校企互动融合的“双赢”格局。
义乌企业寻求高校合作实现“双赢”格局
“此次仪式后,双方会有多个具体落地的项目实施,首先浙江师范大学义乌技术转移中心将在义乌网商创业园设立服务站,将会有一批技术研发人员进驻,从园区入驻企业开始帮助义乌的企业进行科技研发支持。同时,行知学院计算机研发专业学生将会到基地进行实行。”在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院长卜月华看来,园区企业可以获得高校人才,而学院的学生也能够得到实践机会,合作无疑能达到双赢的结果。
此外,据了解,由浙江电商人才网和行知学院共同组织的高校专业负责人、学生代表和企业需求方代表将会每月固定时间在义乌网商创业园举办对接洽谈会,让高校教育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同时也将展开以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摄影设计为主的大学生实训计划。
义乌国际商贸学校积极转型大力推进与企业合作
电商时代瞬息万变,照本宣科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不仅大学如此,在义乌国际商贸学校校长楼洪昌的提议下,义乌国际商贸学校如今也在积极深入发展校企合作的模式,以为更多的义乌电商企业输送人才。
来自淘宝大学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底整个电商行业未来三年的人才缺口将达到445.7万。楼洪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和能力需求,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大手术。一改学科教学体系和闭门造车式的人才培养,加大工学结合的力度,提升企业参与教学的程度,加大企业与学校的联系,使学校和企业间形成紧密联系。”他认为,校企合作是当下较为“流行”的做法。
校企合作给学校带来的是学生实地训练的机会,而对企业来说是一条获得专业人才的渠道。其实,继2013年下半年义乌国际商贸学校建立电子商务学部之后,义乌国际商贸学校一直在积极培育新型学生培养模式,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提供实战平台(但规定在校生不得经商),按义乌国际商贸学校校长楼洪昌的话来说,是让学生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有理论和技能的双提高。
链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615/19/8507568_478350517.shtml
编辑: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