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晚报》6月17日讯(记者任文林 通讯员 陈芸芸 徐余幸):“今年股票、基金很火,很多大学生都在炒股。我们学生当中有一个股票达人,连有些炒股的老师也会跟他交流心得呢!”最近,浙师大行知学院的魏欢老师发现,学院里居然还有这么牛的大学生。
这名被老师、同学称为股票达人的学生,名叫丁弘阳,浙师大行知学院金融专业11级学生,今年5月,他在义乌创立了一家投资咨询公司。
“你要有坚定的信念,然后努力使这个信念成为现实。你信念坚定了,努力付出了,那么就成功了。”丁弘阳不仅股票炒得好,口才也很好,接受采访的时候,经常妙语连珠。
压岁钱、生日礼物折现
凑了5万本金
可能是从小受父母和亲戚的熏陶,丁弘阳大一的时候作了一个决定:“试水”炒股。他并未向父母继续要钱,而是通过将自己积攒的压岁钱以及折现一些生日礼物,共计5万元投入股市。到目前为止,他的股票资金帐户里已经有20多万元了。
“然而这段不断摸索的炒股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丁弘阳说,“我经历了两次印象深刻的过山车。”大一那年是他印象最深的第一次赔本,他的股票本金从5万元减少到2.7万元。这时,他便开始不断地去图书馆查阅这方面的书籍,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和长辈们交流,于是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从2.7万元又涨回到了5万元。
此外,在大二到大三那年,丁弘阳在学校做袜子的批发销售,赚了2万元。他把这笔钱加仓到了股市里。第二次经历股市过山车,正是他做袜子销售期间。由于专心地投入在销售上,在炒股这方面分心了,导致原先的7万元本金减少到3.7万元。
虽然,后来还是把钱赚回来了,但是这段经历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他总结了炒股的最大心得:多多和他人交流。他不仅经常和父母、老师、亲戚朋友交流,还会抓住机会和那些来授课的证券公司的人交流。“他们传授的都是实战经验,而且平台比我们的大很多。”丁弘阳认为这样的机会非常宝贵。
实习发现商机
创办投资公司
大四这一学年,丁弘阳选择去河北实习。考虑家庭背景,他打算在房地产和股权交易这两方面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去了河北以后,他发现房地产的经济大背景并不理想。
在河北,他进了一家正规企业实习。“这家企业相对来说平台比较大,我在那里学习了企业文化、管理流程、处理紧急事件以及员工矛盾等等。”丁弘阳一一分享自己在实习阶段学到的技能。一个大公司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些很有可能是在小企业无法学习和领会到的东西。
那段时间,他与朋友谈到股权交易,考虑到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这是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又看到新三板挂牌上海股权交易所在未来是个趋势,于是他跟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的朋友探讨之后,又咨询了父母和老师,便果断地放弃了在河北的工作机会,回义乌创立自己的公司。
目前,丁弘阳的“义乌市骏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已经步入正轨,这是他和6个朋友共同创立的,丁弘阳占大股。公司的主要业务有Q板挂牌、E板挂牌、N板挂牌、新三板挂牌、股权投资以及私募资金。此外,公司在义乌的市中心金福源大厦还有一个办公室。
关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丁弘阳说,首先要在义乌尝试摸索出一条发展的路线,接着再想办法将业务开展到其他地区,但是大致方向还是为公司去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作保荐。
“创业要有热情,哪怕是三分钟热度,也可以成为你的热身时间,这或许是个开端,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你还要坚持不懈,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被嘲笑或不被理解,但是当你成功的时候,那些嘲笑和不理解就不需要解释了。”在这段创业的经历中,丁弘阳一直很努力,无论遇到什么,都坚定自己会成功的,这样的执着正是创客所必备的品质。
链接:http://www.jhnews.com.cn/2015/0617/503046.shtml
编辑: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