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创新创业导师走进高校

作者:卢岚 姚晓菲 张一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12-07        供稿单位:行知学院

《都市快报》12月7日讯(卢岚 姚晓菲 张一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可是在大家都在创业的时候,要做些什么才能更好的发展呢?12月5日,在行知学院举办的第九届浙江省中小企业峰会上,学院还请来了4位创业大咖,给大学生们说说创业的故事。

未来拼的就是合伙人制度

17岁免试保送浙大、22岁在沃顿商学院攻读MBA、2014世界杭商大会青年领军人物20强、入围《福布斯》杂志30岁以下创业精英榜单……

主持人笑称杭州米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新锐浙商毛靖翔是“钻石小鲜肉”。大学时,同学们在打游戏,毛靖翔成立辅导班赚到第一桶金;当时的紫金港校区附近没有小旅馆,他就办了酒店式公寓;当学校按时断电、学生无处娱乐时,他创办了24小时服务的美食工坊。毛靖翔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创业的机遇。美国回来后,他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谈到“米趣创业文化”,他提出了“股权对赌”。

每个创始人都会拿出2%到3%的原始股,放进对赌股权池。公司每年都会对合伙人进行业绩考核,没有达到目标的,股权会被稀释,做得更好的则拿到更多。毛靖翔认为,在未来的五年到十年,拼的不是商业模式,也不是核心技术,而是合伙人制度。会选择比会努力更重要,他更欣赏有方向有目标的人。

“在获得巨额融资之后,如果没有对创业原始的渴望和积极性,就会影响公司的发展和效率。” 以业绩效率为标准的狼性文化,让他的公司在两年时间内从3人团队变成市值50亿的公司。

真正的金矿就在自己脚下

有智慧就能稳赢吗?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新锐浙商金猛来了句意味深长的反问。“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年轻人有冲劲有梦想,但容易好高骛远。认定目标后要脚踏实地,拒绝歪门邪道,宁可走慢些,辛苦点,也要图个心安。”

怎么样才能做好一件事情?金猛提出了自己的生意经:“专注才能专业,专业能力是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金猛举了个例子,前几年浙江不少企业纷纷追求 “多元化发展”,做化工的去开饭店,搞纺织的去东北开矿,连德创公司也砸了五千万“真金白银”到矿业中。眼下,经济低迷时期回头看,当年“多元化发展”的浙商们受创不少,但一直专心做产品的企业依然很稳定。“真正的金矿在自己的脚下。”金猛说。

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摘得中国首金的杭州技师学院教师杨金龙则用自己的故事为在场的几百名学生讲述了一种工匠精神。

1994年的“小鲜肉”夏日里穿上五分钟就湿透的工作服,忙到吃饭也只在车间解决的训练,2190个小时的钻研,最后杨金龙成为比赛前五名中唯一一个来自亚洲地区的选手。“只要坚持专注地去做,事情就能成功。”

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

现在下海创业的人满天飞,但是真的每个人都是和自己创业吗?面对需要创业建议的同学,毛靖翔给出了“理性创业”的建议。

他认为,不能为了创业而创业。首先要有自我认知,自身素质和抗压能力是否适合创业。其次不能鼓吹创业的“大跃进”,术业有专攻,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和贡献。

“鼓励你们试错,有创业想法的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点,不用想着做多大,纯积累经验,为出社会做准备。”赛伯乐(中国)投资集团浙江总裁张伟宏就本次峰会的主题“新经济、新三板、新机遇”做了解释。他说,只要有心,就能创新,他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携带好的创业项目进入他们的创新创业平台,赛伯乐也将给以创业导师的指导和资金的扶持,落实项目。

 链接: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5-12/07/content_2142377.htm

 

 

编辑:王小天